- 湖北省检察机关年轻干部培训班开...2025-11-11
- 仙乐健康全系IPD产品亮相进博...2025-11-11
- 杨胜会见世界卫生组织监管和预认...2025-11-11
-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开展营养健康社...2025-11-10
- 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展党的二十届四...2025-11-07
- 李利在北京调研医药产业高质量发...2025-11-06
- 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...2025-11-05
- 李强会见尼日利亚众议长塔杰丁2025-11-05
- 赵乐际、王沪宁分别会见斯洛文尼...2025-11-04
- 吉林省医疗保障局首场企业公开接...2025-11-03
- 湖北省检察机关年轻干部培训班开...2025-11-11
- 仙乐健康全系IPD产品亮相进博...2025-11-11
- 杨胜会见世界卫生组织监管和预认...2025-11-11
-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开展营养健康社...2025-11-10
- 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展党的二十届四...2025-11-07
- 李利在北京调研医药产业高质量发...2025-11-06
- 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...2025-11-05
- 李强会见尼日利亚众议长塔杰丁2025-11-05
- 赵乐际、王沪宁分别会见斯洛文尼...2025-11-04
- 吉林省医疗保障局首场企业公开接...2025-11-03
词香·药香丨探寻宋词里的中药之美
发布时间:2025-11-11 00:41:34作者:佚名 来源: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
宋词与唐诗齐名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。宋代词人常常以物为载体,以物寄情、以物言志。如此诗句俯拾皆是,如聆雅奏,余音绕梁;如饮佳茗,唇齿留香。而词人吟咏的对象包括荠菜、桂花、桃花、芦苇、木芙蓉、菊花、茱萸等,每一种“物”都有自己独特的中药药性。
1、荠菜
“春入平原荠菜花,新耕雨后落群鸦。”白色的荠菜花开满田野,群鸦在春雨后新翻的土地里觅食。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用素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野春色,“以乐景写哀”借景抒发自己事业无成、年龄徒增的惆怅。“三月初三,荠菜当灵丹。”荠菜除了是词人托物言志的对象,它还有养生保健的中药价值。中医学认为“春气者诸病在头”,很多人容易出现头痛、昏眩等症状。荠菜可降压、健胃消食、强筋健骨、明目养肝、润肺和中,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。吃荠菜还能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化成致癌物质。
2、桂花
“天高气肃。正月色分明,秋容新沐。桂子初收,三十六宫都足。不辞散落人间去,怕群花、自嫌凡俗。向他秋晚,唤回春意,几曾幽独。”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的陈亮,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出盛开在秋月夜下的桂花“向他秋晚,唤回春意”的高洁心志,借花言志,深得咏物词之妙。桂花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食用花卉之一。它气味辛温无毒,归肺、脾、肾经,具有温肺化饮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痰饮潮咳、肠风血痢、疝气腹痛、牙痛、口臭等。
3、桃花
“道是梨花不是。道是杏花不是。白白与红红,别是东风情味。曾记,曾记,人在武陵微醉。”女词人严蕊借“白白与红红”的一树花分二色的桃花,写出了虽身陷红尘但心志高洁的情怀。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·果部》记载过此类红白桃花。桃花中有大量的营养物质,可扩张血管,疏通脉络,润泽肌肤,促进人体衰老的脂褐质素加快排泄,能有效地预防黄褐斑、雀斑、黑斑。孙思邈的《千金方》中记载:“以酒渍桃花服之,好颜色,治百病,三月三日收。”古人对“时令”很重视,这桃花偏就要农历三月初三的,认为这一天花开得正好。
4、芦根
“芦叶满汀洲,寒沙带浅流。二十年重过南楼,柳下系船犹未稳,能几日,又中秋。”天地间满眼荒芦、一溪寒水,萧疏的秋景同低落的心境交融在一起。这是豪放派词人刘过忧国忧时的名作。其实,芦叶的根还是一味中药。《玉楸药解》中记载:“芦根清降肺胃,消荡郁烦,生津止渴,除呕下食,治噎哕懊憹之证。”《本草蒙筌》中记载:“解酒毒退热除烦,止呕哕开胃下食,食鱼蟹中毒即劫,怀胎孕发热即驱。”
5、木芙蓉
“暮霞照水,水边无数木芙蓉。晓来天露湿轻红。十里锦丝步障,日转影重重。向楚天空迥,人立西风。”这是赵昂的“应制词”,以赞美木芙蓉为主要内容,咏物的成分多于抒情。木芙蓉又称地芙蓉、木莲,也有“三醉芙蓉”的美称,随着花青素浓度的变化,一日可有白、粉、酡红三色。《本草从新》中记载:“其味辛平,性滑涎粘,有清肺凉血、散热止痛、消肿排脓,治一切痈疽肿毒的功效。”
6、菊花
“卖花担上,菊蕊金初破。说着重阳怎虚过。看画城,簇簇酒肆歌楼,奈没个、巧处安排着我。”豪放派词人戴复古,运用清新俚俗的语言,以素描的手法对酒肆风光加以描绘,借景抒情。菊花在“霜降之时,唯此草盛茂”,是我国名花,也是长寿名花。早在屈原笔下,就已有“夕餐秋菊之落英”之句,即服食菊花瓣。晋代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,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。现在,菊花茶已成了普遍之品。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记载:“菊花味苦平。主风,头眩肿痛,目欲脱,泪出,芳香上达,又得秋金之气,故能平肝风而益金水。皮肤死肌,清肺疏风。恶风湿痹。驱风散湿。久服,利血气,轻身、耐老延年。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菊能利五脉,调四肢,治头风热补。”
7、山茱萸
“对茱萸、一年一度,龙山今在何处?参军莫道无勋业,消得从容尊俎。君看取,便破帽飘零,也博名千古。”词人徐一初在词中借茱萸、黄花之物感时伤怀,受到历代关注。茱萸,分为吴茱萸、山茱萸、食茱萸。前二者入药,后者为药食二用。《日华子本草》有对吴茱萸的记载:“健脾,通关节,治霍乱泻痢,消痰,破症癖,逐风,治腹痛,肾气,脚气,水肿,下产后余血。”《本草衍义》称:“此物下气最速,肠虚人服之愈甚。”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了提炼茱萸辣油的方法。
供稿单位:四川省针灸学校
原文链接:https://sctcm.sc.gov.cn/sctcm/zyywh/2025/6/19/8a1d1275f2fe4102adb18e8a085bbf78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













